中国农业大学今年开始招“宠物”本科生了,这事儿网上吵得挺热闹。有人觉得新鲜,说“上课能撸猫”“公费养狗”,还有人问这专业是不是骗人的噱头。其实这事背后藏着不少门道,我身边就有学兽医的朋友,他们说得更实在:光喜欢宠物可不够,得先搞清楚学什么、干啥用。
宠物经济这些年涨得凶,光猫狗市场规模都快4000亿了。高铁能带宠物托运,商场有宠物专区,连哈尔滨的雪地里都有人牵着狗散步。但你知道吗?养宠火了,但学宠物专业的大学生反而少得可怜。现在全国150多所大专在教养宠物,本科院校却掰着手指头数得完。中国农大这个专业2020年就开了,但今年才第一次招本科生,说明这事还在摸索阶段。
课程表上写满了“伴侣动物行为学”“宠物营养学”,听着高大上,但很多课其实以前就存在。比如“伴侣动物营养学”从1995年就开始教了,现在才变成必修课。专科院校更接地气,教怎么打针、剪毛、照顾病狗,本科院校倒是爱讲理论,比如为什么猫要吃这个牌子的猫粮,狗的行为背后有啥科学依据。
问题来了,学这些真能当宠物医生吗?一个朋友告诉我,他读的是“宠物医疗技术”,以为能像人医院那样给人看病,结果毕业发现不行——2021年前的毕业生连执业兽医资格证都考不了。现在好多学生填志愿时傻了眼,光看专业名带“宠物”就报,结果进了学校发现,学的可能是化验、药房管理,离“宠物医生”差得远。